现场教学点
毛泽东广场-始建于1993年,是纪念毛泽东百周年诞辰重点献礼工程,2008年改扩建后广场总面积达10.28万平方米。主席铜像高6米,基座高4.1米,通高10.1米,象征着“10.1”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铜像由著名雕塑大师刘开渠设计雕塑,成功再现了领袖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
毛泽东同志故居-建于民国初年,为南方农宅形式,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毛泽东同志遗物馆-为全国唯一一家系统展示毛泽东主席生平事迹、思想和人格风范的纪念性专题博物馆。现馆藏文物、文献、资料40000余件,其中毛泽东晚年生活遗物6000余件,陈列展览面积14400平方米,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一级博物馆。
韶山灌区-“北有红旗渠,南有韶山灌区”,韶山灌区于1965年7月动工,在华国锋同志的领导下,汇聚十万劳动大军,实现了大型灌区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建成、当年受益的目标,创造了世界水利建设史的奇迹。
东山学校-地处湖南省湘乡市,筹建于1890年,不仅培养了开国领袖毛泽东,还培养了开国大将陈赓、谭政,著名国际诗人萧三等一大批英才俊杰。1958年9月10日,毛泽东主席为母校题写校名“东山学校”
陈赓故居-位于湖南省湘乡市龙洞镇泉湖村,为典型的湘中民居,系陈赓祖父清末湘军副将、武显将军陈翼琼所建,建筑面积1342平方米,房屋近40间,通过修缮再现了开国大将陈赓少年时代的成长环境。
刘少奇故居-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诞生于此,并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刘少奇1916年去长沙读书以后,寒暑假回家居住。1961年5月,他回家乡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时,曾在此居住一周。
彭德怀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彭家围子,始建于1925年,故居现存建筑是彭德怀为湘军任团长时出资修建,是彭德怀早年居住地,也是其投身革命后在家乡唯一长时间居住活动的场所。故居座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粉墙青瓦,具有典型江南风味的普通农舍,占地面积2,49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50平方米,与邻近的韶山毛泽东故居、宁乡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形成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伟人纪念地“金三角”。
岳麓书院-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的一颗璀璨明珠,创建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它历经千载,翰墨流香,弦歌不绝,办学不已,故有“千年学府”的美称。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旧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书院路妙高峰下,创始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1913年春至1918年夏,毛泽东在该校第八班学习。1950年12月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名“第一师范”。
橘子洲头-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江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州,形成于晋惠帝永兴二年(公元305年),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毛泽东站在橘子洲头发出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天问更改写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湖南党史陈列馆-紧邻长沙市雷锋纪念馆,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平方米,2020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陈列馆重点展示中共湖南地方组织的发展历程和湖南党史军史人物的光辉业绩,展现党在湖南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
雷锋纪念馆(雷锋故居所在地)-坐落在长沙市望城区雷锋镇,始建于1968年11月,经改扩建后纪念馆总面积达9.4万平方米,由雷锋生平事迹陈列室、文化活动中心、接待服务中心等组成。是全国青少年德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窗口。
新民学会旧址暨蔡和森故居-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沙市荣湾镇刘家台子(现为新民小区),旧址最早建于清朝末年。1918年4月14日,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在此开会,成立了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以学生为主体的众多进步团体中成立最早的,并于1920年成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革命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
杨开慧故居-位于长沙市东北约60余公里的板仓,始建于清代乾隆末年(公元1795年),为土砖木结构的普通农舍建筑。毛泽东主席夫人杨开慧1901年出生于此。1966年故居修复并对外开放,1983年被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半条被子”故事发生地-沙洲村:1934年11月,3名女红军借宿湖南汝城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老人留下了。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2020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参观了“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
任弼时故居-位于湖南省汨罗市城南45公里的弼时镇唐家桥新屋里。 任弼时 (1904~1950) 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曾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和书记处书记。1904年 4月30日诞生于此,至1915年赴长沙读书,在此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
罗荣桓故居-位于中南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市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罗荣桓元帅故居又名异公享祠,建于民国3年(1914),是罗荣桓元帅的父亲罗国理为纪念第12代先祖异山公倡建的族祠,三进四厢,房屋20间,建筑面积530多平方米。为介绍罗荣桓光辉的一生,故居内设有陈列室,展出珍贵文献、照片和实物150余件。由胡耀邦总书记亲笔题写的"罗荣桓故居"熠熠生辉。
贺龙故居-位于桑植县洪家关村,为一湘西常见的木架毛瓦平房,同时在同院内新建了贺龙生平事迹陈列室,此为一砖木结构房屋,共陈列贺龙不同时期的185张照片和50多件文物。旧居门前还有一座风雨桥,建于1916年,贺龙成名后改称为"贺龙桥"。该桥为木质结构,造型古朴,富有民族特色。
胡耀邦故居-位于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敏溪河畔,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房屋坐北朝南,土木结构,小青瓦顶,为典型的清末浏阳农村居民建筑。2013年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位于湖南省浏阳县文家市下街。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和发动了湘赣边界地区的秋收起义。9月19日部队在文家市集结,毛泽东主持了前敌委员会会议,会师大会后开始向井冈山进军。
芷江受降旧址和纪念馆-位于湖南省芷江县七里桥境内。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至23日国民政府在此举行受降仪式。旧址主要包括抗日胜利受降纪念坊、中国战区受降旧址、受降史料陈列馆等。受降纪念坊是中国唯一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建筑物,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历史见证。
在线留言
友情链接
国家行政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    中央组织部    中央纪委监察部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中国干部学习网    共产党员网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      人民网      韶山市人民政府网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培训热线:0731-55689665    19976720891
学院邮箱:ssgbglxy@163.com